生產線製程分析
科技進步中的復古


1.車削加工時採用一次性裝夾工藝。車削所有加工零件,包括工件的底面。
2.鑽孔時採用液壓夾具以Φ282內徑與上端面定位,鑽10-Φ23.5安裝孔及兩側倒角,銑削氣動標記區域;
設備清單
OP10加工循環定時器 | |||||||||||||||
路線描述 | ![]()
| ||||||||||||||
顧客 | 工件材料 | 45 | 工具機型號 | 檔案編號 | |||||||||||
產品名稱 | 切削刀具軸焊接件 | 圖號 | 準備日期 | 2021年1月19日 | 編制 | ||||||||||
工藝步驟 | 刀號 | 加工內容 | 工具名稱 | 切割直徑 | 切割速度 | 轉速 | 每轉進給 | 工具機進給 | 扦插次數 | 每個工序 | 加工時間 | 空閒時間 | 擰緊和鬆開 | 換刀時間 | |
不。 | 不。 | 解說 | 工具 | D 毫米 | 速度/分鐘 | 轉速 | 毫米/轉 | 毫米/分鐘 | 時代 | 長度(毫米) | 秒 | 秒 | 秒 | ||
1 | T01 | 粗車上端面 | 455.00 | 450 | 315 | 0.35 | 110 | 1 | 20.0 | 10.89 | 3 | 3 | |||
2 | T02 | 車削直徑 419.5 的內孔、直徑 382 的階梯面和直徑 282 的內孔 | 419.00 | 450 | 342 | 0.35 | 120 | 1 | 300.0 | 150.36 | 3 | 3 | |||
3 | T03 | 精密車削端面 | 455.00 | 450 | 315 | 0.25 | 79 | 1 | 20.0 | 15.24 | 3 | ||||
4 | T04 | 精密車削DIA 419.5內孔、DIA 382階梯面、DIA 282內孔 | 369.00 | 450 | 388 | 0.25 | 97 | 1 | 300. 0 | 185.39 | |||||
5 | T05 | 反向粗車下端面 | 390.00 | 420 | 343 | 0.35 | 120 | 1 | 65.0 | 32.49 | 3 | ||||
6 | T06 | 反向精確車削下端面 | 390.00 | 450 | 367 | 0.25 | 92 | 1 | 65.0 | 42.45 | 3 | ||||
描述: | 切割時間: | 437 | 第二 | 夾具裝夾及上料下料時間: | 15.00 | 第二 | |||||||||
輔助時間: | 21 | 第二 | 總加工工時: | 472.81 | 第二 |
OP20加工循環定時器 | |||||||||||||||
路線描述 | ![]() | ||||||||||||||
顧客 | 工件材料 | HT250 | 工具機型號 | 檔案編號 | |||||||||||
產品名稱 | 煞車鼓 | 圖號 | 準備日期 | 2021年1月19日 | 編制 | ||||||||||
工藝步驟 | 刀號 | 加工內容 | 工具名稱 | 切割直徑 | 切割速度 | 轉速 | 每轉進給 | 工具機進給 | 扦插次數 | 每個工序 | 加工時間 | 空閒時間 | 擰緊和鬆開 | 換刀時間 | |
不。 | 不。 | 解說 | 工具 | D 毫米 | 速度/分鐘 | 轉速 | 毫米/轉 | 毫米/分鐘 | 時代 | 長度(毫米) | 秒 | 秒 | 秒 | ||
1 | T01 | 鑽 10 直徑 23.5 安裝孔 | 潛孔鑽直徑 23.5 | 23.50 | 150 | 2033 | 0.15 | 305 | 10 | 15.0 | 29.52 | 20 | 5 | ||
2 | T04 | 10 直徑 23 孔口倒角 | DIA30複合鉸孔倒角刀 | 30.00 | 150 | 1592 | 0.20 | 318 | 10 | 3.0 | 6.65 | 20 | 5 | ||
3 | T06 | 10-DIA 23.5 後孔倒角 | DIA 22 反向倒角刀 | 22.00 | 150 | 2171 | 0.20 | 434 | 10 | 3.0 | 4.14 | 40 | 5 | ||
4 | T08 | 銑削標記區域 | DIA 30 方肩銑刀 | 30.00 | 80 | 849 | 0.15 | 127 | 1 | 90.0 | 42.39 | 4 | 5 | ||
描述: | 切割時間: | 82 | 第二 | 夾具裝夾及上料下料時間: | 30 | 第二 | |||||||||
輔助時間: | 104 | 第二 | 總加工工時: | 233.00 | 第二 |
生產線簡介
生產線佈局


生產線簡介
此生產線由1個上料單元、1個車床加工單元及1個下料單元組成。機器人在每個單元內的站點之間運送材料。堆高機將籃子放置在裝載和下料單元的前面;生產線佔地面積:22.5m×9m
生產線描述
1.工件毛坯由堆高機運送至裝料工位,人工吊起至滾輪道,經由滾輪道送至裝料工位。車床工序中平衡機的上下料、翻坯工序、鑽銑工序皆由機器人完成。成品經由滾輪道送至下料工位,人工吊起、堆疊後由堆高機送出;
2.物流輸送線上設置大型電子顯示屏,即時更新顯示產量、不良品、安全生產天數等資訊;
3、輸送線路每單元應設置警示燈,可顯示正常、缺料、警報等資訊;
4.自動線採用加工單元模式,多單元佈線方式,佈局靈活,適合客戶不同的佈局要求;
5.採用關節機器人上下料,穩定性高,維護方便,使用壽命長;
6.人員需求量小。該自動線每天各班次的人員需求量如下:
堆高機工 1~2人(負責吊掛、堆高機及搬運工坯/成品)
維修工程師1人(負責日常維護-油、水切割機等)
7.自動線可擴展性強。如混線加工、工件追溯等功能,擴展成本低;


裝載單元
1.上料滾輪床線可存放12×16=192件;2、人工打開料
2.人工打開料垛並吊運至裝車輥道上,由輥道輸送機送至裝車工位;
3.開垛後將空托盤夾緊放置於空托盤落料線上,碼垛成8層,人工將空托盤堆疊取出放置於儲存區域;



工作空白堆疊簡介
1.一垛16塊,共4層,每層間有隔板;
2.工件毛坯堆可存放160件;
3.托盤建議客戶自備。要求:(1)剛性、平整度佳(2)能被機器人夾持。

處理單元介紹
1.車削工序由兩台立式車床、1號機器人及機器人地面架組成,承擔零件外圓、內孔階梯面及端面的加工;
2.翻坯工位由1台翻坯機組成,承擔零件的自動翻坯任務;
3.鑽銑工序由1台立式加工中心及1台2號機器人組成,承擔此部件安裝孔及標記區域的加工。
4.動平衡去重工序由垂直動平衡機組成,承擔零件的動平衡偵測與去重;
5.手動點檢站由皮帶輸送機組成,承擔被點檢零件的運輸,並作為檢查平台;
6.氣動雕刻機工作站承擔所有產品的雕刻、標記工作;
落料單元介紹
1.上料滾輪床線可存放12×16=192件;
2.裝車工位的托盤、隔板由堆高機運送至下料區;
3.成品由滾筒輸送機輸送至下料工位,人工吊運堆放,堆高機轉運;



成品堆放介紹
1.一垛16塊,共4層,每層間有隔板;
2.成品堆疊可存放192件;
3.托盤建議客戶自備。要求:(1)剛性、平整度佳(2)能被機器人夾持。
生產線主要功能部件介紹
機械加工與動平衡重量去除單元機器人簡介

辰軒機器人:SDCX-RB08A3-1700
基本數據 | |
類型 | SDCX-RB08A3-1700 |
軸數 | 6 |
最大覆蓋範圍 | 3100毫米 |
姿勢重複性(ISO 9283) | ±0.05毫米 |
重量 | 1134公斤 |
機器人防護等級 | 防護等級,IP65 / IP67直列手腕(IEC 60529) |
安裝位置 | 天花板,讓傾斜角度≤0º |
表面處理、油漆 | 底座框架:黑色(RAL 9005) |
環境溫度 | |
手術 | 283 K 至 328 K(0 °C 至 +55 °C) |
儲存和運輸 | 233 K 至 333 K(-40 °C 至 +60 °C) |
機器人行走軸介紹
該結構由關節機器人、伺服馬達驅動和小齒輪齒條傳動組成,使機器人能夠作往復直線運動。實現一台機器人服務多台工具機、多工位抓取工件的功能,可增加關節機器人的工作覆蓋率;
行走軌道採用鋼管焊接底座,採用伺服馬達、齒輪齒條傳動,增加關節機器人的工作覆蓋範圍,有效提升機器人的使用率;
行走軌道安裝在地面上;


上下料機器人夾鉗介紹
描述:
1.針對此部件的特點,採用三爪外波面;
2、機構設有位置偵測感測器及壓力感知器,檢測零件夾緊狀態及壓力是否正常;
3、機構設有加壓裝置,在停電、主氣路斷氣的情況下,工件不會在短時間內脫落;
自動翻捲機介紹
描述:
該機構由固定框架、支撐座組件、氣鉗組件組成。具有斷氣後防鬆脫、防掉落功能,可實現流水線工件180°翻轉;


手動抽檢台簡介
描述:
1、針對不同的生產階段設定不同的人工隨機取樣頻率,可有效監督線上測量的有效性;
2.使用說明:機械手將依照手動設定的頻率將工件放置到點檢台的設定位置,並以紅燈提示。偵測人員按下按鈕將工件運送至防護外的安全區域,取出工件進行測量,測量完畢後送回滾筒道床;
保護元件
採用輕量鋁型材(40×40)+網片(50×50)構成,觸控螢幕、急停按鈕可整合到防護部件上,集安全性與美觀於一體。


油漆修補檢測站介紹
描述:
該機構由固定框架和轉盤組成。工作人員將成品吊至轉盤上,旋轉轉盤,檢查是否有碰傷、刮傷等現象,並及時修復碰傷缺陷及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