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機器人技術考察之旅:董主席訪問西班牙與葡萄牙的見聞與發現

近日,董總代表山東晨軒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訪問了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國家,深入考察了當地的機器人技術生態系統,並為公司發展帶回了寶貴的經驗。這次訪問不僅讓我們接觸了尖端技術,也讓我們對歐洲市場的需求和合作模式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一、技術亮點:歐洲機器人產業的創新

• 西班牙:工業機器人的靈活性與場景應用

在巴塞隆納工業自動化展上,多家企業展示了適用於中小企業的輕型協作機器人,其中,機械手臂的靈活性以及在3C產品精密組裝和食品分類領域的人機協作安全性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一家名為「RoboTech」的公司開發了一款視覺引導機器人,它能夠透過人工智慧演算法快速識別不規則工件,誤差控制在0.1毫米以內,這直接借鑒了我們對生產線精度的最佳化理念。

• 葡萄牙:服務型機器人在生計場景中的滲透

在里斯本的智慧城市示範區,清潔機器人和醫療配送機器人已深度融入社區生活。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當地醫院使用的“智慧護理機器人”,它可以透過感測器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自動傳輸數據,甚至可以完成基本的藥品分類。這種「醫療+機器人」在細分場景中的應用,展現了工業領域以外的全新市場潛力。

二、市場洞察:歐洲客戶的核心需求與合作模式

• 需求關鍵字:客製化與永續性

與西班牙汽車零件製造商的交流表明,他們對機器人的需求並非著眼於“標準化大規模生產”,而是專注於根據生產線特徵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例如,一家知名汽車製造商提出,機器人應能相容於多種車型的焊接工藝,同時與現有設備相比,能耗降低30%。這與西班牙國內市場對成本效益的重視有所不同,促使我們加強技術解決方案的靈活適應性。

• 合作模式:從設備銷售到全週期服務

許多葡萄牙機器人企業採用「設備+維運+升級」的訂閱模式,例如提供機器人租賃服務,並定期派遣工程師到現場優化程序,根據生產線效率的提升情況收費。這種模式不僅增強了客戶黏著度,還能透過持續的數據回饋技術迭代,為我們拓展海外市場提供重要參考。

三、文化碰撞:歐洲商業合作中的靈感細節

• 技術交流中的“嚴謹性”與“開放性”

在與西班牙研究機構的討論中,對方會花數小時探討某個特定的機器人演算法參數,甚至要求演示故障重現過程——這種對技術細節的極致追求值得學習。同時,他們也樂於分享一些未公開的研發方向,例如,一個實驗室正在積極探索「結合5G技術的機器人遠端控制」這個主題,這為跨國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 商務禮儀中的“效率”與“熱情”

葡萄牙企業通常會在正式會議前花十分鐘時間聊聊文化、藝術等話題來打破僵局,但在談判過程中節奏會加快,往往當場確認技術指標和時間節點。董總裁提到,在一次談判中,對方直接展示了生產線的三維模型,要求我們的機器人解決方案在48小時內提供模擬運行數據——這種「高效+注重體驗」的風格提醒我們,要提前加強技術方案的快速響應能力。

四、陳璇的發展啟示

1. 技術升級方向:重點研發輕型協作機器人和視覺辨識系統,並面向歐洲市場推出「模組化客製化」解決方案。例如,將焊接和分類功能分割為可組合的模組,以降低客戶的採購門檻。

2. 市場拓展策略:學習葡萄牙的訂閱模式,在海外試點“機器人即服務(RaaS)”,透過雲端數據監控為客戶提供預測性維護,並將一次性銷售轉變為長期價值合作。

3. 國際合作佈局:計畫與西班牙機器人協會建立技術聯盟,共同申請歐盟「工業4.0」相關項目,並利用當地資源進入汽車、醫療等高端應用場景。

這次歐洲之行不僅讓晨軒機器人得以近距離接觸全球技術前沿,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了不同市場的潛在需求邏輯。正如董總裁所說:「走向全球讓我們看到,機器人產業的競爭不再是單一產品的比拼,而是技術生態系統、服務模式和文化適應性等多面向因素的綜合較量。」未來,公司將以此為契機,加速國際化策略的實施,使「中國製造的智慧」能夠更精準地切入歐洲市場。


發佈時間:2025年6月5日